小型鹽水噴霧試驗箱,又稱鹽霧試驗機或鹽霧箱,是一種用于模擬鹽霧腐蝕環境,以檢測材料或產品耐腐蝕性能的實驗設備,廣泛應用于電子、電工、汽車、金屬制品等行業。該設備通過噴霧裝置將配置好的鹽溶液(如5%濃度的氯化鈉溶液)霧化,形成微小鹽霧顆粒,均勻彌漫在工作室內,使樣品在設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長時間暴露,從而加速腐蝕過程。這種測試方法能在較短時間內評估材料或產品的耐腐蝕性能,相較于自然環境測試,效率大幅提升。
小型鹽水噴霧試驗箱其組成部分圍繞“生成鹽霧、控制環境、密封試驗、輔助保障”的核心功能設計,具體如下:
一、鹽霧生成系統(核心功能部件)
該系統負責將鹽水溶液轉化為均勻的鹽霧,是模擬腐蝕環境的關鍵,主要包括:
鹽水箱(儲液槽):通常為耐腐蝕材質(如PVC、PP),用于儲存預先配置好的鹽水溶液(一般為5%氯化鈉溶液,符合相關標準如GB/T 10125),并通過管道向噴霧裝置供水。
噴霧裝置:
噴嘴:多為玻璃或塑料材質,通過壓縮空氣將鹽水溶液霧化成細小霧滴(直徑約1-5μm),形成鹽霧。噴嘴角度可調節,確保鹽霧均勻分布在試驗空間內。
壓縮空氣處理組件:包括空氣過濾器(去除雜質)、減壓閥(穩定氣壓)和加濕器(將壓縮空氣加濕至飽和狀態,避免鹽霧因空氣干燥而過度蒸發),保證噴霧壓力和鹽霧濃度穩定。
鹽水補充裝置:部分設備配備自動補液功能,通過浮球閥或液位傳感器監測鹽水箱液位,當液位過低時自動補充鹽水,減少人工操作。
二、試驗箱主體(腐蝕試驗空間)
箱體外殼與內膽:
外殼多為鋼板噴涂或不銹鋼材質,起到支撐和防護作用;
內膽為耐鹽霧腐蝕的材料(如PVC、PP或316不銹鋼),形成封閉的試驗空間,防止鹽霧泄漏和箱體被腐蝕。
箱門與密封結構:箱門采用透明材質(如鋼化玻璃),便于觀察試驗情況;門邊緣配有耐老化密封膠條,確保試驗箱密閉性,防止鹽霧外泄影響環境。
樣品架:置于箱體內,用于放置待測試樣(如金屬件、涂層樣板),材質為耐蝕材料(如PVC或玻璃),且可調節角度(通常與垂直方向成15°-30°,符合標準要求),確保樣品表面均勻接觸鹽霧。
加熱裝置:內膽底部或側壁裝有加熱管(如不銹鋼加熱管),用于加熱箱內空氣,維持試驗所需溫度(如中性鹽霧試驗為35℃,酸性鹽霧試驗為50℃)。
三、溫濕度控制系統
溫度傳感器:如Pt100鉑電阻,實時監測箱內溫度,并將信號反饋給控制系統。
溫控儀表:通過PID調節技術,根據傳感器信號控制加熱裝置的啟停,使箱內溫度穩定在設定值(精度通常為±1℃)。
濕度輔助控制:由于鹽霧本身含大量水分,且壓縮空氣經過加濕處理,箱內相對濕度一般可保持在95%以上,部分設備會配備濕度傳感器輔助監測。
四、鹽霧收集與排放系統
鹽霧收集器:置于箱體內樣品架下方,為漏斗狀或管狀容器,用于收集單位時間內的鹽霧量(通常要求1-2mL/(h?80cm²),符合試驗標準),以驗證鹽霧濃度是否達標。
排水裝置:箱底設有排水口,連接耐腐蝕管道,用于排出試驗過程中凝結的鹽水和雜質,避免積液影響試驗環境。部分設備配備存水彎,防止外界空氣倒灌。
五、控制系統與操作面板
控制面板:集成溫度設定旋鈕、時間繼電器、電源開關、噴霧開關等,用于設置試驗參數(如溫度、試驗時長、噴霧周期)。
保護裝置:包括超溫保護(當箱內溫度超過設定值時自動斷電)、缺水保護(鹽水箱或加熱管缺水時停止工作)、過載保護等,確保設備安全運行。
計時器:用于設定總試驗時間(如24h、48h、1000h等),時間結束后自動停止試驗并報警提示。
六、輔助部件
壓力表:監測壓縮空氣的壓力,確保噴霧壓力穩定(通常為0.07-0.1MPa)。
調壓閥:調節壓縮空氣和鹽水供給的壓力,適配不同噴霧需求。
腳輪與固定腳:部分小型設備底部裝有腳輪,便于移動;同時配備可調節固定腳,用于設備平穩放置。